為了深化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并促進專業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近日,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師肖聖林在YS208實驗室開展了《用戶體驗分析》教學公開課。這門課是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專業主幹課程之一,旨在讓學生掌握用戶體驗設計的理論與方法,提升學生在未來數字媒體産品設計中的競争力。
《用戶體驗分析》作為最新人才培養方案中新設置的專業主幹課程,主要聚焦于以用戶為中心,着重研究用戶體驗與産品創新的理論和方法,并探索技術在人性面和反人性面之間的雙重聯結。課程旨在幫助數字媒體設計方向的學生掌握藝術設計、心理學和計算機技術等多學科知識,使他們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合理整合科技成果,進而具備創造新産品和新服務的知識和能力,最終實現用戶體驗的提升。在課堂上,肖聖林老師結合其在企業豐富的實戰經驗,用多個真實的用戶體驗設計案例深入淺出地向學生傳授設計的核心方法。他通過案例詳細講解了用戶研究的重要性,教導學生如何發現并解決用戶的真實需求和痛點,從而在設計中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理念。他還引入了當前國際先進的用戶研究理論和方法,指導學生進行系統性、層次性的用戶研究,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共情力和洞察力去構建人性化的用戶體驗。
整堂課氣氛活躍,學生們積極參與互動,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展現出對用戶體驗設計的濃厚興趣。在肖聖林老師的引導下,課堂上的每位同學都能夠深入理解并運用用戶體驗設計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肖聖林老師特别強調,在數字媒體藝術領域,用戶體驗設計不僅是技術性的,更是藝術與情感的結合,通過洞察用戶的内在需求,為他們創造出能帶來生活品質提升的産品體驗。
課後,數字媒體藝術教研室針對本次公開課展開了專題研讨,圍繞課程設計、課程内容、授課方式、課堂整體把控等多個維度展開了深入讨論。與會教師從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獨特需求出發,提出了諸多創新建議。他們讨論了如何進一步豐富課程内容,例如将多模态的交互藝術裝置與實踐環節融入教學,結合視覺、聲音、觸覺等多種感官體驗,通過藝術的手段提升用戶體驗設計課程的多樣性和實用性。教研室還計劃在後續課程中逐步引入更多跨學科的知識,幫助學生在未來的數字媒體設計中整合科技成果,創造出具有前瞻性的創新産品。
本次教學公開課不僅展示了《用戶體驗分析》課程的獨特價值,帶領學生進行了一次深入探索用戶體驗的嘗試,引領學生們在設計思維上實現新突破。同時,也展示了教師們的教學風采和專業素養。未來,數字媒體藝術教研室也将持續引入行企業一線資源産教融合,為培養學生優質的專業素養及實踐應用能力而不懈努力。
圖、文\數字媒體藝術教研室